個人貸款用于企業經營_個人貸款用于公司經營可以嗎?
特邀律師
好多公司由于業務經營的需要,經常需要向公司股東個人借款,有的沒有利息,有的按照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股東個人借款利息,也有的雖然支付利息了但是沒有取得利息費用的發票
提醒1
首先,企業與個人之間要簽訂借款合同,并在借款合同中注明借款的用途必須是用于公司正常經營,從而體現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這是利息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最基本的前提。
提醒2
同時,要取得利息費用的發票,否則沒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個人可以持相關手續去國稅大廳代開增值稅發票,繳納3%的增值稅以及相關附加稅費,并依法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代扣20%的個人所得稅。
注意:
按營改增的規定,貸款利息不得用于抵扣進項,即使取得了專票也是不可以抵扣的。
提醒3
再就是,由于股東屬于公司的關聯方,要注意債資比例是否超過了2:1,也就是公司支付股東的利息金額能否稅前扣除一定要注意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是否超過了2倍,只有2倍以內的利息費用才可以稅前扣除。
注意:
企業向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系的自然人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不受2:1的限制。
提醒4
同時,還要注意公司向股東個人的借款利率是否超過了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只有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
提醒5
并且,還要特別注意: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進行稅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注意:
“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中,應包括在簽訂該借款合同當時,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業提供同期同類貨款利率情況。該金融企業應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可以從事貸款業務的企業,包括銀行、財務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同期同類貨款利率”是指在貸款期限、貸款金額、貸款擔保以及企業信譽等條件基本相同下,金融企業提供貸款的利率。既可以是金融企業公布的同期同類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業對某些企業提供的實際貸款利率。
提醒6
同時,還要注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資本化的利息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注意:
形成的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只得通過折舊攤銷的方式才可以做到稅前扣除。
提醒7
最后,還要注意: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于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于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注意:
應以企業一個年度內每一賬面實收資本與借款余額保持不變的期間作為一個計算期,每一計算期內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該期間借款利息發生額乘以該期間企業未繳足的注冊資本占借款總額的比例計算,公式為:
企業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該期間借款利息額×該期間未繳足注冊資本額÷該期間借款額。
企業一個年度內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總額為該年度內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額之和。
政策參考
(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777號)規定,企業向除第一條規定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準予扣除:
(一)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因此,公司向職工借款并對職工支付利息,該筆利息支出符合上述規定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
鑒于目前我國對金融企業利率要求的具體情況,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進行稅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了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范圍,“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及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后期通過折舊的方式予以分期攤銷。
(5)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貸款服務,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占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
(一)金融企業為5:1;
(二)其他企業為2:1.
因此公司支付股東的利息金額能否稅前扣除一定要注意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是否超過了2倍。
(7)根據國稅函〔2009〕312號文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于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于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可以作為公司借款入賬具體參考法律條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三條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企業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企業或者其股東能夠證明所借款項用于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
現在這個社會,這種肯借錢給你的的人就是你的貴人,而且還不需要利息。現在給銀行貸款都還需要看看你的資產有沒有能力償還,對于肯借錢給你又沒利息的人,要一輩子記住人家的情。第一最需要注意的是當你以后成功之后別忘了當初是誰借你錢的那個人。第二手把手續補上,立個借條,歸還時間。到期沒還應該怎么做等等,把這些都弄清楚。大部分人平時好哥們,一牽扯到經濟問題就成仇人,別為了這個事情以后失去人生中貴人朋友,那樣就不值得。一輩子朋友不需多,知心的一到兩個就足夠。
我是段公子,我來回答。
樓主說的這個問題存在的概率很低。
首先,借款合同有約定借款周期和還款方式。一般是每個月都需要還款,如果超過3個月沒還款,那你可能將面臨被起訴的可能,如果有抵押物,也會被法院CF。
其次,看你貸款的機構有沒有把你個人和借款公司的借款記錄上傳到征信中心,如果公司征信上體現有負債,在注銷公司時特別麻煩,除非你申請破產。
然后,只要借款人或擔保人還在,我相信銀行或金融機構一定會對你追償的,并不會因為公司注銷而免除債務。
以您個人名義向銀行申請貸款,用于公司經營,就叫做個人經營性貸款,是以您個人名義申請,公司經營性收入作為還款來源。這筆貸款的要求就是您是公司法人或股東,也可以是實際控制人(需公司提供證明并且全體股東和法人簽字)該公司正常經營即可。銀監會有規定30萬以上要受托支付,就是錢不會直接打到您的賬戶上,而是打到跟您公司有合作的上下游公司,這是唯一的監管。銀行跟司法部門是沒有直接關聯的,只要您正常還款,銀行就不會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所以沒有法律上的障礙。如有問題隨時追問,希望可以幫到您,望采納。
可以作為公司借款入賬具體參考法律條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三條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企業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企業或者其股東能夠證明所借款項用于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個人使用,出借人請求將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列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個人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所借款項用于企業生產經營,出借人請求企業與個人共同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