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死亡事故主次責判刑_交通事故次要責任會判刑嗎?
特邀律師


負次要責任不會賠償這么多。報保險處理就行了。負次要責任不會承擔刑事責任,放心吧。賠償責任劃分方式是:在交強險額度內全額承擔,死亡傷殘11萬、醫療費1萬、財產2000元,不足部分按責任比例分擔,如果對方也是機動車,就按37開,你承擔30%。如果對方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按46開,你承擔40%。具體賠償多少要看對方的戶口性質,所在地、被撫養人數等。
交通事故次要責任不會被判刑
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負主要責任,不構成犯罪,不能判刑。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依我之見: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是否坐牢?依據《刑法》該類交通犯罪的有關規定,那要看犯罪司機‘’違法情節‘’與事后‘’刑事和解‘’的情況而決定。
一,根據司機‘’違法情節‘’致人死亡,大致可分為如下‘’致人死亡‘’不同,定罪處刑也不同:
1,如果肇事司機違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經交警部門調查確認及事故責任認定肇事司機與死者‘’同等責任‘’,或‘’死者負主要責任‘’的話,肇事司機致人死亡的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存在坐牢‘’;
2,如果肇事司機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經交警部門事故責任認定肇事司機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或全責,或致三人死亡經責任認定肇事司機負同等責任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丶拘留;
3,如果肇事司機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規定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依法應負全責,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如果肇事司機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即事故致人受傷后逃逸,致受害人未得到及時搶救而死亡的,處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5,如果肇事司機因‘’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的,因‘’醉駕‘’在法律上系行為人主觀上明確法律禁止醉酒駕駛機動車,而行為人直接故意蔑視丶挑戰法律禁止性規定,而‘’放任‘’可能因醉駕致人死亡后果的發生,所以應依法以故意殺人(間接故意)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6,如果肇事司機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之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肇事司機假意將傷者送往醫院搶救而實際將傷者途中拋棄,或隱藏,導致傷者死亡的,依法應以故意殺人罪(間接故意)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丶無期徒刑;
7,如果肇事司機‘’醉酒駕駛機動車‘’并伴有持續沖闖致多人死亡的,依法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丶無期徒刑丶死刑。
二,那么,根據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規定上述‘’致人死亡‘’的交通犯罪,哪些必須坐牢呢?
A,上述3、4項交通肇事逃逸,或逃逸致人死亡兩項罪名罪犯依法‘’必須坐牢‘’,因為法律規定因罪犯故意之逃逸之行為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得違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宣告適用‘’緩刑‘’而不坐牢;
B,上述5丶6丶7項交通犯罪,其罪犯主觀上是故意殺人或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必須以刑罰予以嚴厲制裁,所以,上訴5丶6、7項犯罪也依法‘’必須坐班房,甚至被處以極刑,即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三,那么,上述2項構成‘’交通肇事犯罪‘’的罪犯又是否可以不坐牢呢?
依我之見: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新增加的‘’公訴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的有關規定:因過失犯罪,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罰,在辦案機關主持下,犯罪嫌疑人主動認罪丶悔罪,全額賠償了死者家屬的各項損失,達成諒解協議書,并請求公丶檢丶法機關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檢察機關可對犯罪嫌疑人作出酌定‘’不起訴決定‘’,或者向法院提起公訴后建議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的同時宣告‘’適用緩刑‘’而不必收監執行(不坐牢)。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見諒。